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标》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 学情分析: 三(2)班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三、教材分析 :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已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四、总目标要求; 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 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 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共十三课。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为: 1、认识周围的邻居。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3、共建邻里好环境。 4、介绍我们的学校。 5、感谢您,老师。 6、学校的发展变化。 7、不同的生活环境。 8、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 9、公共场所的文明。 10、献出我们的爱心。 11、家庭安全不能忘。 12、交通安全不能忘 13、公共安全多提防。 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成败,以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4、确立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并进行研究。 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将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创新,争取更大进步,力争一步步走向成功。